TLR CAMERA LIFE
  • Main
  • TLR Camera 資料庫
    • Rolleiflex TELE
    • Rolleiflex 2.8C
    • Rolleiflex 2.8E Series
    • Rolleiflex 2.8F Series
    • Rolleiflex T
    • Olympusflex 2.8BII
    • Ikoflex III
    • Microcord MK II
    • Minolta Autocord
    • Mamiya TLR 概論 >
      • Mamiya C220
    • Koniflex
    • 海鷗 TLR 概論 >
      • 海鷗4A-107
    • Anso automatic
    • Flexaret
    • SEMFLEX
    • Airesflex
    • Rocca Automatic
    • 0lympusflex A2.8
  • About
  • Contact

Koniflex 

圖片
在1952年時,小西六推出了自家經典代表雙眼相機:Koniflex I。
鏡頭部分配備的是自家的Hexanon 85mm F3.5,鏡片組成為五片三群,但散景二線性表現上在同時期的日系機比較上算是名列前茅的。當年一台售價47,000日幣,在當時算是相當昂貴的。(Olympusflex BII約43,000日幣,Yahica 約15,000-20,000日幣)

Koniflex II  則是於1954年開始販售,更改了機身底部卡榫機制,設計為與Rolleiflex相同的推桿式。另外還增加的重曝鈕,比較不容易忘記過片而導致重曝。


Tele-Koniflex
另外的還有一款Tele-Koniflex則是望遠版本的Koniflex ,攝影鏡頭是Hexanon 135mm F4.5,這個版本似乎只有發行於北美,而數量也相當稀少。

Koniflex的鏡頭卡口並非跟隨Rolleiflex系列的BAY I,而是39.5 或40.5mm的螺牙式卡口。
KONIFLEX II 

而鏡頭左邊的紅鈕為自拍鈕,上弦方式為先按住機身上的紅紐,再將上弦鈕向左邊撥(快門上弦方式為向右邊)

拍攝鏡頭下面為快門上弦及擊發鈕,先向鏡頭左上方推為快門上弦,往右方推為擊發快門。

拍攝鏡頭的右邊是光圈快門的調整鈕。


實拍:
後記:

KONIFLEX 在抗耀光表現上比起常見的Y家,似乎來的更好。色彩的表現上不同於德系的ROLLEIFLEX及日系的MINOLTA AUTOCORD的濃郁,成像比較淡雅些,但是色彩層次相當豐富。
KONIFLEX 系列快門只有1/400,還有她的外觀工藝比較沒那麼精緻,無法跟日系常見的Y牌後期機比,腰平部分只有簡單的鋁殼製成,很容易因撞到變形。
​

其實KONICA公司在1943年還有出過一款Sakuraflex,鏡頭為四片四群的Hexar Ser.II 75mm F3.5,但是有些資料上顯示似乎只有幾十台的產量。

Sakuraflex

另外還有一款特別的KONI-Omegaflex M,有機會我們再另闢篇章討論。
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。
  • Main
  • TLR Camera 資料庫
    • Rolleiflex TELE
    • Rolleiflex 2.8C
    • Rolleiflex 2.8E Series
    • Rolleiflex 2.8F Series
    • Rolleiflex T
    • Olympusflex 2.8BII
    • Ikoflex III
    • Microcord MK II
    • Minolta Autocord
    • Mamiya TLR 概論 >
      • Mamiya C220
    • Koniflex
    • 海鷗 TLR 概論 >
      • 海鷗4A-107
    • Anso automatic
    • Flexaret
    • SEMFLEX
    • Airesflex
    • Rocca Automatic
    • 0lympusflex A2.8
  • About
  • Contact